
退神儀式流程介紹|用心恭送,圓滿退駕
退神儀式又稱「辭神」、「送神」、「請退神明」,在民間信仰裡,「退神儀式」是一件既莊重又充滿感恩的事。當家中因搬遷、改造或其他因素無法繼續供奉神明時,就需要透過退神儀式,象徵恭請神靈返回天界或原位,讓神明得以安然離座,也維持人神之間的禮數。避免在未經告知的情況下擅自移動神像或神位,造成不敬或靈氣干擾。在民間信仰中,隨意丟棄神像是非常不敬的行為,被認為會招致厄運。因此,「退神儀式」是對神明表達尊重的一個必要程序。
退神的原因不外乎:
搬家、遷移神位。
神像或佛像損壞、舊神位要更換。
廟宇或公司改裝、重整神桌。
不再繼續供奉神明(例如因信仰轉換或空間限制)。
感覺神壇有異樣,或家人連連不順,經法師判斷需要重新安頓或請離。
退神是一項非常嚴肅和嚴謹的法事,絕非普通人可以自行操作,也不是隨便哪天都可以做的喔!建議依據主事者的生辰八字,由法師或擇日老師幫忙挑選適合「出火」與「退神」的吉日,並避開與家人生肖相沖的日子,象徵一切順利平安。建議由專業的法師或禮儀師協助處理,確保每個環節都如法如儀。
一、祭拜時間
依生辰八字挑選:可請擅長法事的師傅或道士、佛師依家中主事者的八字挑選。
避開衝煞日:如與家人生肖相沖的日子、國曆重要禁忌日。
若特殊需求:如神明駐蹕多年,師傅可能會挑選「天德日、月德日」或其他吉時進行。
時辰上大多以上半日吉時為佳:早晨或上午通常是最常見的時間段,寓意順利開始。
早上時段:通常從辰時(約 7:00–9:00)、巳時(約 9:00–11:00)開始較為吉利。
中午前完成:盡量在午時(11:00–13:00)前完成,避免過午,因古禮認為午後氣場變化較大。
二、祭拜地點
神壇、佛龕或神像前:退神儀式應在原本神明駐駕的地方進行,無論是家中神明、祖先牌位還是土地公、城隍爺。
三、準備供品
供品不求華麗,但一定要真誠。這些都是用來感謝神明長久以來的護佑與庇佑,讓神明帶著滿滿祝福回歸天庭。
三牲或素三牲:若家中供奉的神明屬於文神(如保生大帝、觀音佛祖),可改以素三牲(豆製品、水果)代替。
鮮花:一對。
茶酒:各三小杯。( 拜素食供品則不獻酒 )
水果:三樣或五樣。
發糕、糕餅:數個。
金紙:
道教神明:大壽金、壽金、刈金、甲馬或總馬 ( 作為神明回天的坐騎)
佛教神位:蓮花金、壽金。
其它:乾淨紅布或布袋(用於包神像、香爐等)
退神後神尊處理方式
1. 永久退位:
可送回原請神的廟宇安奉。
或送至大型信仰場所(如城隍廟、地藏廟)代為處理。
送至專門處理退位神尊的公司處理,一般要繳費數千元費用。
2. 暫時退位(搬家):
妥善包好後放置於乾淨高處,避免受潮或靠近穢物。新居安頓後再行「安神」或「安座」儀式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