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咒語式收驚」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常見的一種收驚方法,透過特定的咒語、儀式和信仰力量,來安撫受驚嚇者的心神。這種方式通常由收驚婆、道士或廟宇人員執行,結合傳統信仰與民俗療法,以下是常見的收驚咒語與流程:
一、祭拜時間
- 白天為宜:上午7點至下午5點最適合收驚,避免夜晚陰氣重時進行。 
二、祭拜地點
- 正派宮廟:如台北行天宮、鹿港天后宮、大甲鎮瀾宮等,有專人提供收驚服務,時間多為白天(需確認廟方開放時段)。 
- 神龕或祖先牌位前:在自家神明廳或祖先牌位前進行,需先上香稟告,祈求神明護佑。 
三、準備供品
- 水果:數樣,每樣以單數為佳(如1、3、5顆)。 
- 茶或酒:代表「敬天、敬地、敬神明」,祈求庇佑。 
- 糕餅或糖果: 簡單的甜食,如紅龜粿、發糕、糖果,象徵「甜圓滿」。 
- 各式包裝食品飲料。 
- 金紙:刈金、壽金 。 
準備材料
- 一杯淨水 ( 清水或芙蓉水 ),淨化、灑淨用。 
- 米或符紙(可置於碗中)。 
- 香(三柱)。 
- 葫蘆、硃砂、安神符(如有)。 




